避免「季節性影響失調症」讓心情特別壞
人的情緒也會受到季節性的影響而產生變化,每逢秋冬的腳步一近,有些的心情就特別鬱卒,一直到了春夏才恢復,醫界稱之為「季節性失調症」。據統計,有5%的人有這種現象,特別是中老年人更為常見。您或您的家人、朋友,是不是也有這種毛病,請您一起來關心。
圖片所屬網頁 http://student.mblogger.cn/poison777
為什麼秋冬容易傷感,解開秋冬鬱卒之謎
光與溫度對人體有著極為重要的影響,充足的光照與適當的溫度會刺激大腦分泌出令人情緒高昂與精神充沛的化學物質。一旦入秋冬,陰沉日增,日照時間與程度驟減,使大腦底部松果體分泌的「退黑激素」大幅增加。
當「退黑激素」分泌過多時,非但會誘人慵懶嗜睡,更會使人心情低落、憂鬱傷感。此外,「退黑激素」上有抑制甲狀腺素、腎上腺素的分泌作用,促使人體細胞工作激素減少,生理激素濃度相對降低,形成某種程度的精神渙散和傷感易怒,也相對使機體出現各種不適症。
憂鬱情節下,百病叢生
醫學研究證實,長時期的情緒憂鬱及暴躁,易造成機體、臟器功能失調,及影響神經內分泌功能,因而催發疾病,如高血壓、神經官能症、冠心病、青光眼、氣喘、慢性胃炎及婦女月經失調、閉經等。七成以上的胃腸疾病與情緒直接相關,各種頭痛中有八至九成也與心理性因素不可分。並且如果癌症病患情緒憂鬱及暴躁的話,將使抵抗癌細胞的功能減弱,助長病情惡化,大為提高了死亡的可能性。
圖片所屬網頁 http://student.mblogger.cn/poison777
當心情緒低落‧百病叢生損健康 如何轉移季節性抑鬱,克服壞心情
中醫認為「百病皆生於氣」,鬱者病變多端,現代醫學研究也認為,情緒低迷確實損健康並且左右病情,唯有穩定而良好的情緒,常保樂觀開朗,才能使人體的中樞神經系統、消化、吸收、排泄、新陳代謝等作用正常,並達到情緒、生理健康的雙重目的。
皇帝內經有言:「使志安寧以緩秋刑;收斂神氣、使秋氣平」,如何改善這種季節性的憂鬱情結及暴躁呢?專家提供您下列幾個簡單且行之有效的方法。
- 白晝時,無論工作或休息,儘可能爭取充足的日光照明,陰天時,則須開亮燈光,減低「退黑激素」的分泌。
- 情緒低落時,不妨出去走走,從事有氧運動如游泳、慢跑或肢體的勞動。運動能增進自主神經系統的功效,改變血液中的內分泌量,增進精神健康,並可藉肌肉的緊張消弭情緒的緊張,增加情緒的充實及成就感。
圖片所屬網頁 http://yangsir.nkc.edu.tw/wap/a.aspx
- 多結交朋友,增加社交活動,使情緒得到良好的發洩管道。
- 藉由音樂、藝文活動欣賞、旅遊或從事琴棋書畫等活動轉移低落的情緒,擺脫抑鬱的籠罩。
- 憂鬱不思飲食時,應強迫自己進食,並加強營養的攝取,特別是維生素群與胺基酸,更是情緒健康不可或缺的要素。建議您多吃穀物、魚、蛋、綠色蔬菜等食物,對情緒容易敏感低迷者,將有某種程度的改善。
- 長期抑鬱無法改善時,就須考慮是否為內分泌失調或激素缺乏症。甲狀腺和腎上腺素過低,都可能形成情緒低落,血糖過低也易形成慵懶消沉。不妨請教醫師,仔細檢測體內賀爾蒙,適時給予藥物治療。
- 得失不要太重,可避免不必要的悲籌、憂傷。
- 心情不好時,應避免將不良情緒藏在內心,不妨適當發洩出來,讓眼淚洗滌心中的不快。
- 情緒不佳時,勿以酗酒、吸菸等方式排解,對健康危害更大。
- 心情差時,不妨找知己朋友,傾吐憂鬱心事與內心不悅。
圖片所屬網頁 http://www.eqj.cn/web/ent/yulenews/domestic/20051017/104606.asp
|
資料來源:啟新健康世界雜誌
登芝婷Jane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2) 人氣()